袁萍,女,1935年出生,1991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是鎮江市第一位離休後加入中國共産黨的幹部。1949年她考入徐州青年幹部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24軍教導團。1951年随部隊入朝,成為抗美援朝的第二批志願軍。回國後在軍醫大學習,畢業後分配到24空軍醫院,此後一直從事醫務工作。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袁萍始終堅信的政治信念,她也用自己的一生踐行着這個宗旨。回顧這一生,袁萍概括就是“四個平凡”:一個平凡的黨員,一個平凡的醫生,一個平凡的幹部,一個平凡的人。
從戎勇心,展報國之志
1949年,年僅13歲的袁萍考入徐州青年幹部學校,畢業後被分配到24軍教導團,不久随教導團自徐州先後調往上海闵行、江西上饒、福建等地。之後袁萍從福建調往至武漢中南預科總隊(原24軍71師),正值部隊招錄第一批女飛行員,袁萍因為文化程度較高,便被調至招飛連隊擔任文書職位。随後趕至東北(黑龍江省)牡丹江參加集訓班。1951年袁萍随第二批部隊中的雷達車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争。
入朝作戰期間,年僅15歲的袁萍擔任醫療救護兼雷達觀察員。“那個年代戰争恐怖,美國飛機都是4、5架成群輪番轟炸,發射的照明彈打在天空比白天還亮。”袁萍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感慨萬千。那時美軍轟炸對準的目标就是雷達車,袁萍是隊伍中年紀最小的一個,有一次遇到敵機轟炸,她跑出二十米後跌入了一個坑,炊事班班長立馬趴在袁萍身上保護她,班長最後不幸負傷,這一次遭遇令她終身難忘。從袁萍的講述中,我們隐約看見她眼底閃爍的淚花。
醫者仁心,與時間賽跑
1955年,面對部隊裁員,袁萍自願服從組織安排,放棄授銜,回到吉林省公主嶺空軍部隊,在部隊機關部門工作,由于她膽大心細、思維開闊,先後擔任宣傳幹事、文化教員、打字員、廣播員。不久後,袁萍被保送至吉林長春第六空軍軍醫大學進修實習,畢業後分配到二十四空軍醫院從事醫務工作,後轉業回到徐州老家,在利國鐵礦職工醫院工作,之後調往丹徒縣青龍山白雲石礦醫院以及鎮江韋崗鐵礦職工醫院工作直至退休。袁老一生救治了許多重傷工人,由于她醫德高尚、醫術精湛,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譽,當地人都親切的稱呼她為“袁醫”。膽大心細的袁萍在醫院不僅是患者信任的好醫生,更是年輕醫生崇拜的好老師。
醫者仁心,桃李天下。“人才是國家的。”袁老說,隻要有學習培訓的機會,她總是主張讓院裡年輕的醫生去。袁老一生培養了許多優秀醫務工作者,而她的這些學生,如今也在承擔着同樣的使命和責任。正是由于她出色的工作成果和積極的服務态度,袁萍被鎮江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選為“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市委組織部還專門成立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演講團,袁老是其中的骨幹,多次到學校、部隊、廠礦演講,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堅守初心,任大浪淘沙
袁萍一生有着堅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信仰。她追求入黨的過程坎坷,但矢志不渝終于圓夢。由于家庭成分的原因,袁萍多次遞交入黨申請書都被擱置,直到離休後的1991年才被組織批準加入中國共産黨。其實袁老的家庭是光榮之家:大哥袁紹傑是劉老莊八十二烈士之一;二姐在無錫華東空軍做氣象工作;二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步兵學院做教官;大姐早年在徐州教會醫院當護士。
袁萍總說自己是一個平凡的人、平凡的黨員、平凡的醫生、平凡的幹部。而正是在平凡的歲月裡,袁老用自己的從戎勇心、醫者仁心、黨員初心,用點滴努力和辛勤奉獻,書寫着不平凡的故事。
進可做戰場巾帼,退亦為良醫益師,這就是袁萍。
無論在哪裡,袁萍都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女英雄!
志願者說:
袁奶奶的笑容是溫暖的、和善的,掩藏了太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和感動。在聆聽的過程中,我想起了《精忠報國》裡的歌詞:“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鄉。”袁奶奶從戰火紛飛中走來、走過喋血無數的戰場、走過濟世救人的醫路、走過熠熠生輝的人生華章,袁奶奶總說自己是平凡的,但正是這些平凡人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山河無恙。
采訪:聶贇瑾、鄭伊旸
拍照、攝影:杜嶽博